英文書名:  The Tilted World

作者: 湯姆 法蘭克林/ 貝絲 菲納利

出版社: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8-29

ISBN:  9789862137031


這是一個私酒釀造員荻克希克雷和緝私探員英格索的愛情故事,並以1927年美國密西西比河 (美國第一大河) 的洪災歷史事件為軸貫穿整篇。歷史事件是真的,小鎮則是虛構,因此,作者特地詢問一些博士級研究員和蒐集相關歷史資料,並實地走訪當年堤岸因洪水而裂口的位置,務求史實的真確性。讀完這本小說,至少有三個方向的偵查重點可以推薦給後續讀者注意和討論第一觀察作者如何將虛構的故事安插到事件裡,尤其是他的鋪排方式;第二描寫洪水恐怖性的精采程度;第三看完故事後是否有後續探討的問題,因為當年洪災導致美國南方地景全變,影響非裔美國人北遷,胡佛入主白宮更改變了種族關係和政治。


未打開書前,我很難想像它會以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這條鬧洪災的大河,還有周邊的事件,也許腦中閃過的是紀錄片的黑白投影形式,或許無聊但寫實,但我覺得閱讀小說就不要帶著太多的假想,順著作者的鋪陳,才能得到最多樂趣和驚喜,也是讀到剩四分之一時,才恍然大悟作者巧妙的安排和設計,本書真正精采的描述也都在後四分之一,那個部分我僅花一個晚上就讀完了,反觀前面的部分,讀得真有點心不甘情願,每天大概是二十幾頁就了結這一天的工作,也因此,光前面的部分就花了超過兩個禮拜。

正因為這個小說設定在愛情故事,前面一半的部分,男女主角並未碰面,書的設計採兩邊平行描述,以交叉章節的方式呈現,交代清楚男女主角的個性和生平,所以,像我一開始就滿心期待洪水事件的描述和爆發,會完全摸不著頭緒,作者到底在寫什麼,這些枝微末節交代那麼清楚幹嘛?!而且各章節內,雖然是按照洪水發生先後順序的時間軸在進行,但為了補足這些細節,就必須插出來用講故事的方式回頭看,所以越心急想猜出結果,反而在仔細推敲作者描述性的文字時,容易疲累失去耐心。而男女主角在書的一半後可以面對面觸及的原因,在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男主角的身份必須去小鎮裡找出私酒商,而女主角被發現是私釀酒的一員也成為第一爆點。這當中的劇情催化劑是,一開始男主角在追查過程發現了一個命案現場死去親人的嬰兒,同為孤兒的男主角決心幫他找到好的寄宿家庭,輾轉來到痛失小兒極度想再有小孩的女主角,因此,一拍即合,且幾次前來偷偷觀看嬰兒的行為,讓男女主角間的隔閡降到最低。前半部很難進入狀況的原因還有一點,作者在開始沒多久,就揭曉讓大家知道女主角的丈夫傑西,是真正的釀酒商,是那個會罪惡滿盈的大壞蛋,所以,完全無法知道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反倒更想讓人去猜出男主角怎麼獲得證據逮捕犯人。

女主角的愛情坎坷,讓我想起大愛劇場《我和我母親》。劇裡女主角母親和本書女主角有相同的命運。都是在很年輕(16歲時),不經意的路上,遇到一個外貌姣好的男子,隨即墜入情網進而結婚生子。等到經營婚姻時,才發現丈夫的怪異職業和對家庭不盡責的態度有所感冒。書中女主角,在遇到天大洪災時,對男主角的捨命相救和殷勤陪伴下,再次燃起愛苗且發生關係,但也要等到事後知道自己丈夫在洪災中喪生,才大大鬆一口氣,最後有著圓滿的家庭生活。

雖然洪災故事的前後不過兩個禮拜,對他們來說卻是一輩子的機緣和記憶,真正點燃愛的動作,就像洪水潰堤,都在一瞬間,雖然這段緣份,可以說是有效碰撞,發生前後也像故事一樣才兩個禮拜(沒緣份,就是無效碰撞,撞在多次,時間再久都沒用),卻帶來無限希望,因為經歷了死亡到重生的過程,只要過程不放棄,留住這條命,總有希望看到明天的奇蹟。我覺得這類的故事,不是在告訴我們,不要被人的外表所迷惑,當然,不以貌取人絕對是從老祖宗就有的智慧,但是試想,誰都想早點遇到最適合的那個,但有時當下別無選擇,因為,無法得知或當下滿足於眼前已經認定的那個,也只有夢想成真時,才會知道前面的路走得坎坷,也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對與不對的人。事情也是相同的,只有當上主管或成功時,才該回想並把經驗講出來分享,但是這個經驗不是你的經驗,最好的經驗就是實地試誤造成的傷痛和失敗,那樣才是有效的成長開始。現在這個年頭,大家開始提倡談論失敗或失敗學,它和成功都是不可全信,那都是因人而異的。

書中女主角描述找到真愛的感覺也很精采,那是即便不交談也能感覺到對方,是從來不曾有過的踏實感,感覺有人在幫忙,不需要覺得自己軟弱而丟臉,軟弱也可以是堅強的表現,別在別無選擇,那種過往裝出來的堅強,只不過是在心外築上厚厚的牆。


另外,文中描述洪水的情形,將它擬化為至少兩種東西,一個是火車頭。它破壞的情景,就像火車全速前進,所經過的東西都希車輪般翻滾衝撞。描寫逃亡的人們和牲畜,就像松鼠不斷的往上攀爬,和綠枝葉相比,洪水就像巧克力在下面滾滾伺動,這個動是不規則的往前橫衝直撞,它不照原先河道走,看到擋土堤防就撞上去,撞擊的反作用力使河水急速迴轉。在後期,將洪水比喻為猛獸,巨大的爪子直接將小鎮挖掉。


書的時代雖然是南北戰爭後,已經廢除奴隸法案,但是北方的勝利使得大部分的政治權力和經濟都轉移到北方,南北戰爭實際上在美國白人心中與廢除奴隸制關係並不明顯,南方的生存者還是受到戰後的貧窮。為了持續的獲得聯邦(北方)的項目撥款,南方人無視科學與實驗測出的結果和其他方法,盲目「修堤岸」這唯一的治理模式。這種人制的結果,在很多情形都是弊端都可借鏡,像是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導致大家申請的名目都是為了衝高國際期刊發表數目,之後改變撥款機制,大家就朝增設國外講座方面爭取,實質上對台灣高等教育提升是否真有幫助,都要審慎評估。

最後一個部分,就是在上述背景中,要大家回憶有關於胡佛腳色的定位,但是書中描述和解說甚少,最好自行補足這些歷史背景。書中除了一開始點出他派專員調查私酒還有競選總統的事外,就要到最後結尾的時候才說到,柯立芝沒有要競選總統連任,洪水決堤後,面對州長市長們寄來的求救信無動於衷,也沒有前往災區關心受苦的人民,反倒是當時的商務部長胡佛被指派救助重建工作,而胡佛趁著洪水造勢成為媒體焦點,把喪事變喜事,鼓吹自己的英雄形象,進而導致他後來當選總統。

書中的小鎮和格林城在美國西南區,原本是棉花經濟區,歷代是黑人被奴役做農事的地方。歷史上,胡佛面對媒體報導難民營中虐待奴役黑人的醜聞,不僅沒有制止在難民營的惡行,反而在調查核實之後打壓新聞媒體維護自己的正面形象。他還和當地黑人領袖達成私下交易,以當上總統後促進黑人權益帶兌換,使黑人群眾對他救災不力的表現三緘其口。而為了防止黑人逃難後把難民營的虐待醜聞向北方媒體曝光,也為了避免黑人逃難後不再回來導致他們缺少勞動力,當地白人政客奸商還在決堤的時候阻撓黑人乘船離開,封堵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書中描述的正是因為怕淹水後,黑人會北逃,因此才積極迫使黑人堆沙包做高堤岸,壞人傑西應該是被幕後想壞這件事的人唆使,而且被允諾事後會當上州長,才進行堤岸炸毀的壞事。當瞭解史實的背後,反倒覺得書中男女主角更接近於活在他們的世界,讀者也要適時的跳到大場景去觀察,男主角的夥伴罕就是能觀察全局的人,相對地英格索後期比較被愛情沖昏頭,或許在暗示時代背景的某些人;而罕最後逼使傑西自殺,也突顯執法者面對問題的兩難,到底是要完成任務拘捕犯人,還是對他炸開了個缺口讓人們逃逸暗自稱讚而充耳不聞?

事實上,胡佛當上總統後,否認之前達成的協議,在黑人民權事務上敷衍塞責,黑人受災民眾只能拿到劣等的食物和必需品,黑人只好鋌而走險,引發南方持續的治安惡化。胡佛的行為從而改變了美國政治版圖。原本長期支持共和黨的黑人選民(因為林肯的關係),卻在1932年大選中集體跳槽民主黨、支持胡佛的對手小羅斯福,並逐漸成為民主黨的鐵桿票倉。

洪水也加速了黑人的北方大遷徙,在北方做工人,雖然仍遭到種族主義的壓迫,但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比以前在南部好。黑人裡逐漸出現中產階級,逐漸有了穩定的家庭和社會關係網絡,甚至清晰的階級意識,最終醞釀了一場席捲全國的民權運動。

英文書名原本是傾斜的世界,但是出版社後來改譯醉倒,我覺得這個更改更妙!因為書中本就提到私酒商和釀酒,更有一種暗喻,世間某部分的人被他們醉倒了,因此做出不良的政策和行為;有可能是指胡佛,也可能是傑西的幫傭行為,還可能是那些無知的沙包填補堤岸的工人(代表人就是傑西的叔叔);同時也暗喻了一場跨災難性演出的偉大愛情故事的誕生,那男女主角醉到在自己的甜蜜世界;又或者是那些悲痛的民眾,有一種醉倒了世界,灌不醉自己!懷抱濕漉漉的心情,放眼霧濛濛的人生,有點膽怯、有點害羞、有點迷茫,還有一點點小期待,可要質疑阿,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城市裡,守候、我忘不我的仰望,究竟能否發出一絲微弱的光芒?或許沒有人能夠注意到那心頭的陽光,因為它就快黯淡得連自己都無法照亮了。來之時,誰還會相信那賭注一生的誓約?快樂很短,很容易得到,幸福很長,卻很難維持!祝福男女主角能有長長久久的幸福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rid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